Vittoria 繼續他們的使命,讓大家更了解自行車輪胎的技術。近日,Vittoria 發布一份解釋丁基橡膠、乳膠和 TPU 內胎優缺點的白皮書。當然,現在不少公路、全地形公路和山地車都使用真空胎,但世界上大多數自行車的輪胎仍然有內胎,甚至在大環賽和古典賽激烈的競爭中獲勝,所以內胎技術仍然值得深入研究。
繼一月份的 " 自行車輪胎類型和系統 " 后,再次發布了白皮書。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,為騎行者提供足夠的信息,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騎行類型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定。
所以,對于車友來說,無論是你們的輪胎里已經有內胎,還是尾包里用于拯救真空胎的備胎,這份白皮書應該有助于為你挑選最好的內胎。
幾乎每輛在鋪裝路面上行駛的交通工具都使用充氣輪胎,雖然許多已經沒有內胎,但對于自行車來說,大多數人仍在使用內胎。內胎 + 開口胎的組合安裝起來更簡單、更干凈,不需要太多的技術技巧,并且能很好地適應各種騎行風格。此外,內胎更換十分方便,在大多數情況下,如果你的輪胎漏氣了,一般都會在身上或包里掏出備胎換上,就可以繼續騎行。
常見的三種內胎使用不同的材質制成,分別是:合成丁基橡膠(經典黑色)、更高級的天然膠乳橡膠(一般是淺色和柔和的顏色)和最昂貴的熱塑性聚氨酯,即 TPU(半透明,通常為鮮艷的顏色)。
內部測試對比
Vittoria 進行了一些內部測試,評估了每種內胎之間的性能差異,以說明它們之間的區別。不出所料,根據我們近年的認知,較重的標準丁基橡膠內胎在三種內胎中滾動阻力最高,并且更容易被蛇咬和扎胎。但它是最耐熱的,并在三款內胎中有最長的使用壽命。
乳膠內胎在重量和抗穿刺性方面居中,但在降低滾動阻力方面與 TPU 內胎一樣好。
TPU 內胎則是滾動速度最快、最耐用、重量最輕的產品,我們愿意將之稱為內胎的革命。它似乎也更利于可持續發展,因為它使用的原材料更少和易于回收。
那么 TPU 的缺點是什么呢?
當然是價格。Vittoria 自家的丁基橡膠內胎 8 美元起,乳膠內胎 16 美元起,而 TPU 內胎則要 35 美元起。每個級別的內胎價格都要翻一倍,獲得相對較小的收益而在使用成本上則要邁出一大步。話又說回來,升級一對 TPU 內胎是一個相對低成本的方式來提高整車的性能。
所謂 " 免費的功率 " 并不是真的免費。如果你要更換你自行車上已經有的丁基膠管的話,只要 70 美元,就可以讓你降低輪組的旋轉重量和滾動阻力,并提高耐用性。而且換下來的內胎還能作為備胎。而在我國,最低 100 元出頭即可享受 TPU 內胎的性能,感謝 RIDENOW。
當然,Vittoria 的白皮書的觀點偏向于他們自己的產品,但材料配方的差距并不大,結論也可以適用于任何其他的品牌。Vittoria 今年才發布 Ultra Light Speed TPU 內胎,算是入局比較遲的品牌了,Tubolito、Schwalbe、Pirelli、RevoLoop 則是推出 TPU 內胎的品牌,RIDENOW 則是國內最早跟進的品牌。
后面小編要補充一下,三款內胎的修補難度也有區別,丁基橡膠內胎的補胎片是最普及的,路邊補檔的大爺都可以幫你補胎;而乳膠內胎因為胎體的彈性比補胎片大,所以修補難度略高一些;TPU 內胎則需要使用專用的補胎片,并且也并不易于使用,小編第一次使用就失敗了……當然,這個對于只換不補的土豪們來說,并不是問題。
另外,白皮書里沒細說的一點是,TPU 內胎的耐熱性不如丁基膠內胎,溫度每增加 3 ℃,會令胎壓增加 1% 左右,如果在陰涼的室內打氣,但在炎熱的夏季騎行的話,胎壓可能會提高 8psi 左右。圈剎輪組安裝 TPU 內胎的話,下長坡時要非常注意剎車熱量的控制。
這篇文章只是總結了 Vittoria 白皮書的結論,并進行補充,英語閱讀能力好的小伙伴,可以猛擊www.Vittoria.com/ww/en/White-Paper,里面有更詳細的講解,我有知識我自豪 ~!